检索结果(列表显示) 点击切换之【表格方式显示】 【返回上一页】

  

 

搜索 李泽厚 获得约8条结果,以下是第1-10条。 (用时 01.123 秒)  



B0-53/L332/X
  • 李泽厚哲学文存.下/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 ISBN:7-5396-1767-5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19]

B0-53/L332/S
  • 李泽厚哲学文存.上/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 ISBN:7-5396-1767-5
  • 复本数:[4] 可外借数:[4]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27]

K825.1/L332
  • 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李泽厚,陈明著.--华夏出版社,2002
  • ISBN:7-5080-2603-9
  • 内容摘要:本书内容包括:社群主义在美国有合理性,在中国则要警惕;用儒家的情本体填充海德格尔的“深渊”;儒学四期,就是把中国文化的精神跟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存在主义融合在一起等。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2]

B83/L332
  • 美学四讲:修订插图本/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 ISBN:7-80563-935-3
  • 内容摘要:本书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论著,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话语,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构建起作者本人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回应了国外各派哲学美学思想。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4]

B83-092/L332
  • 华夏美学:插图本/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 ISBN:7-80563-934-5
  • 内容摘要:本书是作者讨论中华传统美学的专著。作者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调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从内部描述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19]

I01-092/L332
  • 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 ISBN:7-80563-819-5
  • 内容摘要:本书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重要观念。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31]

B82/L332
  • 伦理学纲要/李泽厚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 ISBN:978-7-5115-0018-2
  • 内容摘要:本书在中国传统情本体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视角下,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道德作宗教性与社会性二分,人性作能力、情感、观念三分,提出“共同人性”、“新一轮儒法互用”等来讨论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0]

I01-092/L332.1
  •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三联书店,2009
  • ISBN:978-7-108-03037-5
  • 内容摘要:本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内容包括: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等。
  • 复本数:[2] 可外借数:[2]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