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列表显示) 点击切换之【表格方式显示】 【返回上一页】

  

 

搜索 P14 获得约9条结果,以下是第1-10条。 (用时 00.527 秒)  



P141.91/H145
  • 红外天文学导论/郝允祥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 ISBN:7-301-01999-8
  • 内容摘要:本书介绍了红外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概况,讨论了进行天体红外探测的技术问题等。
  • 复本数:[1] 可外借数:[1]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0]

P145.3-49/Z342.1
  • 弯曲时空中的黑洞/赵峥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5
  • ISBN:978-7-312-03441-1
  • 内容摘要:本书是一本关于黑洞、宇宙和时空的高级科普读物,具有理工科低年级数理知识的读者,可通过本书从零开始快速学习广义相对论,并进入黑洞研究的前沿,欣赏许多奇妙的内容。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8]

P14-49/F599
  • 反物质:世界的终极镜像/(英)戈登·弗雷泽(Gordon Fraser)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 ISBN:978-7-5428-4906-9
  • 内容摘要:本书明快易懂地讲述了反物质这个科学幻想是如何变成科学事实的;通过讲述物理学中的镜像对称性,循序渐进地揭示了反物质的性质。
  • 复本数:[3] 可外借数:[3]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2]

P145.8-49/H969
  • 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讲演/(英)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 ISBN:978-7-5357-9248-8
  • 内容摘要:本书内容包括黑洞没有毛吗?黑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黑、黑洞上的软毛(摘要)、黑洞极简史、阅读史蒂芬霍金等。
  • 复本数:[2] 可外借数:[2]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6]

P142.8/L028
  • 引力波/(美)珍娜·莱文(Janna Levin)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
  • ISBN:978-7-5086-7699-9
  • 内容摘要:本书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编年史,内容包括:黑洞碰撞、宇宙的声音、广义相对论、错误的宣言等16章。
  • 复本数:[1] 可外借数:[1]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7]

P14/D979
  • 怪咖物理学家的宇宙/(日)多田将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 ISBN:978-7-115-50190-5
  • 内容摘要:本书由多田将教授的4次演讲整理而成。作者用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讲解诸多宇宙学名词以及宇宙的形成过程。全书用生动的语言与漫画插图帮助读者理解从基础理论(相对论)到全新的实验(暗物质探测)等与物理学相关的知识。
  • 复本数:[1] 可外借数:[1]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0]

P14/K666
  • 反物质/(英)弗兰克·克洛斯(Frank Close)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9556-7
  • 内容摘要:本书是一本关于反物质相关知识的译著,本书以反物质炸弹为切入点,结合科学实验、实例及现象,介绍了人类对反物质逐步深入的研究历程,让读者能清楚地了解反物质的存在、产生、湮灭、存储、利用及影响等科学知识。
  • 复本数:[1] 可外借数:[1]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0]

P142.8/K631
  • 引力波:探索宇宙奥秘的时空涟漪/(英)布赖恩·克莱格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9-2340-8
  • 内容摘要:本书是微百科系列第二季中关于人类研究和探索引力波的科普读物。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将科学与现实相融合,描写了LIGO项目这类大型国际合作探测项目背后的故事,将引力波的原理、关键人物和科学探测故事等融会贯通,展现了引力波科学家为提升引力波探测设备灵敏度的不懈努力和执着精神,为读者摹画出了人类跨越百年追寻引力波和宇宙深层奥秘的探测历史,并揭示了引力波天文学革新天文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 复本数:[1] 可外借数:[1]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0]

P145.8-49/L028.1
  • 黑洞旅行指南/(美)珍娜·莱文(Janna Levin)著,刘明轩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
  • ISBN:978-7-5726-0680-9
  • 内容摘要:本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黑洞科普书,解读了当代科学里最具挑战性的现象,也是我们理解整个宇宙的方向标。在天体物理学家詹娜·莱文的职业生涯中,她在专心研究天体物理学之余,还始终致力于使她的研究不仅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普通大众。这也是她出版此书的目的,帮助我们大众理解黑洞——这个物理学家所能设想地最令人难以捉摸的的理论结构。她用极其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自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预言黑洞的一百年来,黑洞的存在是.....
  • 复本数:[2] 可外借数:[2] 已外借数:[0] 历史借阅次数:[0]